美好的暑假生活余额已不足,想必同学们一定过得十分丰富多彩吧!但是,不管同学们如何度过自己的假期,都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保护意识。为此为大家梳理了防电信网络诈骗知识。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电信诈骗的几种常见手段:
1、盗取QQ号、微信号、电话号码,冒充领导、同事、亲友、房东等,以“亲友出车祸、被绑架、患重病;房租到期;生意”等为由实施诈骗。
2、利用显号软件,冒充公检法 、银行、电信、民政、社保部门等机关工作人员,以协助调查案件、银行欠费、网银升级、电话欠费为由实施诈骗。
3、模仿学长学姐给你打电话,假期里面同学们可能会接到有人冒充学长学姐,来给你打电话。自称是替老师代收书本费卖学习资料。还可能会给你开发票,会知道每个人的名字班级等等。希望同学们先留个心眼,不要交钱。要先和辅导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才可以交费。这种冒充学长学姐的可能是最老套,也是比较常见中招率最高的骗术了,几乎无一幸免,简直可以排名经典大学骗术Top1,同学们不得不防啊!

骗术再怎么变化,说到底也不过是“三张牌”。
第一是“馅饼牌”如通知你中了大奖、有发财机会等;
第二是“震撼牌”如银行账户卷入经济案件、家人遇车祸或突然发病等;
第三是“亲情牌”如打电话“猜我是谁”,即以多年未见亲友的面目出现来行骗等。

防范提示:
辨别诈骗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看骗子是否找你要钱,这是骗子们的“狐狸尾巴”。所以大家遇事一定要保持冷静的,不贪图小利,不要被来自陌生渠道的“噩耗”吓得六神无主,不向来历不明的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相关信息,不给骗子行骗的机会。

最后,再次提醒同学们要注意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安排好自己假期生活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自身防范保护意识,要通过学校等正规渠道获取兼职信息,警惕网络诈骗、传销诈骗、网贷诈骗。要提高防范意识,飞来横财不动心,个人隐私不泄露,迷信活动不参与,偶遇路人不轻信,不贪小利,遇事要冷静,并及时向公安部门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