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5日下午学院优秀在校退役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双创楼319会议室举行。学院武装部部长、院国防后备营营长李秀成,院国防后备营副营长肖传弘、徐昭,全体征兵工作人员,全体在校辅导员,部分学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院国防后备营副营长徐昭主持。

本次报告团宣讲成员由来自各二级学院的7名退役大学生组成。汇报前播放了《火热军营,精彩人生》、《逐梦青春》、《深蓝深蓝》、《参军报国,不负韶华》等征兵宣传视频,视频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强军思想,内容包括国家的征兵宣传并展示了优秀退役大学生在部队中飒爽英姿的形象。

电子与通信学院退役大学生王超曾于2019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报名参军,曾服役于军事科学院,他凭借着一股子不怕苦不服输的拼劲儿,苦练本领。到了部队之后,从张扬个性到令行禁止。这巨大的现实落差让他感到措手不及,面对种种的不适应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积极的心态去还击。于是在那三个月魔鬼般的新训生活中,尽管很怀念大学自由的生活,但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军人,他毅然选择了以从实、从难、从严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掉皮掉肉不掉队。王超说我找到了军人存在的意义,这一路懂得梦想与责任和国家的关系,也学会了珍惜生命珍惜人生。人生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经历什么。我感激在我的青春里,走过这条路,也正是这条路让我懂得热爱,热爱我的祖国,热爱我的生活。

许一鸣是人工智能学院21级软件技术专业的一名退役学生。2019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选择了参军入伍报效国家。入伍后服役于北京空军航空兵某部,刚到军营就看到新兵连的楼上写着一句话: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军人。从新兵授衔到下连后成为一名机务人员,在岗期间始终不忘当初自己定下的目标,一直尽职尽责维护好每架飞机的安全,并被评为优秀士兵,这两年不仅是对他体能的锻炼,还使他变得更加成熟认真,更懂得那份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机务人员跟随师父维护好每架飞机的安全是他的任务,不要以为下连就是部队安逸生活的开始,每天都会早出晚归,几乎每天都在机场吃,机场每天的风都很大,夏天吹的眼睁不开,冬天吹的手伸不出来,但是许一鸣不敢有一丝丝马虎。不畏前途坎坷,不畏生活不易。两年的军旅生活不仅让他收获了真挚的战友情谊,更给他留下来难忘的部队经历。

丁嘉成是机电工程与交通运输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名退役学生。服役期间曾参加多次大型军事演习,在下连后练战术练到胳膊,膝盖破了又好好了又破,在一众战友以及老兵中得到了全连战术标兵的荣誉,正步练到腿抬不起来,衣服湿透。从不叫苦叫累,铁骨铮铮。入伍前190斤,经过几个月磨炼减掉30多斤。退役后依旧对部队生活恋恋不舍,他说部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部队也是一所大熔炉,教会了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虽然我已退出现役,而今年是我退役的第二年,但是我会牢记军旗下的铮铮誓言,今后我会积极投身学校和地方的建设中去尽我一份微薄之力,携笔从戎让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遇见不一样的自己。端起枪,我是祖国的忠诚卫士;刚毅、坚定、自律、懂得感恩,军旅生活带给我太多宝贵的财富,也正是这些宝贵的财富让我在学习工作中更加茁壮的成长。

学前教育与艺术设计学院21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1班的段德振同学曾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北京市总队担任自动步枪手,个人曾参加 2020 年及2021 年“两会”安保任务,建党一百周年逐行任务等重大安保任务。获得优秀士兵、优秀义务兵,建党一百周年纪念章等荣誉。从地方青年到军人再到合格军人的转变是具有挑战性的。起床、早操、整理内务、操课、午休、看新闻等一日生活制度需要一周的时间适应;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警棍盾牌战术动作、射击等等科目的训练充满困难和挑战,正是因为艰难才足以使人成长,锻炼出坚韧不拨的意志。每天训练12小时,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他说: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到“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电子与通信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张博,原服役于东部战区海军某部,每天在部队经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每天早上六点集合,五点半就已经在跑道上,每天晚上十点半休息,他会比大家多加练三个100再上床,当时每天就睡五个多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证明了他的努力是值得的,刚到新兵连的三公里成绩是18分钟,一个月之后的成绩是14分钟,最后结业考核时成绩是12分半,引体向上从一个上不去到最后六个合格,新兵连拿了三次内务标兵和七次训练标兵,最后100天结束的时候新兵连的营长亲自发放的优秀证书。辗转各个舰艇和观通站学习最新的,最全面的技术与知识,完成多项上级领导指派的任务。因为军队的梦想是交织着钢铁般品质和绝对服从的天职。

索磊是医学与制药工程学院21级医学检验技术班级的班长。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部,服役期间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超的警卫技能,以对党的警卫事业的无限忠诚,为警卫事业尽微薄力量。2021年获得“四有”优秀士兵及嘉奖。现作为退伍大学生,在学校,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学院活动时,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高标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为班干部,积极协助院领导和辅导员完成工作,并带领班级积极参加学院活动。

经济管理学院学生闫鸿浩,曾服役于新疆军区某部。在2018年9月他响应国家征兵入伍政策,毅然报名参军,献身国防,通过层层的选拨与考核,我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橄榄绿,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新兵下连后被任团机关政治处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担任新闻报道员期间,在人民陆军报、解放军报、政工网、省级公众号发表稿件百余篇。服役期间荣获嘉奖两次,优秀士兵一次,四有优秀个人一次,获得荣誉证书十余次。复学以后,连续两个学期总评成绩班级排名前三,并荣获“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励志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10余项荣誉。由于组织能力强,为人正直,因此在同学们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与威信。在担任班长和校团委副书记期间,参与组织青马工程、五四表彰大会、挑战杯、创青春项目、西部计划、第二课堂平台、迎新晚会、志愿服务、担任军训教官等多项活动,为学院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整齐的步伐、飒爽的军礼、铿锵的语调、朴实的语言、真实的事迹,七名学生先后通过不同层面讲述了各自军旅生涯的难忘经历。他们用青春力量积极投身到国家强军兴军伟大事业中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电子与通信学院退役学生王超谈到:一朝是军人,终身是军人,虽脱下军装,本色仍不改,我们会用实际行动诠释“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精彩的汇报,赢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报告会结束后院国防后备营副营长徐昭就2022年夏秋季征兵工作的程序、报名体检时间和相应政策做了简要说明。最后学院武装部部长、院国防后备营营长李秀成对科信学子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退伍大学生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勇于肩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二是希望退伍大学生能够将军人情怀和精神品质融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学业上再创佳绩;三是希望科信学子们能够以优秀退役大学生为榜样,学习他们争当时代先锋,争做青年楷模的优秀品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

部队是绽放青春的沃土,军营是拼搏奋斗的舞台,科信是筑梦前行的殿堂。本次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汇报豪情洋溢,给在校大学生们树立了榜样,加深了同学们对军营生活的认识,极大地燃起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参军报国想法,增强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为国争光的骄傲和自豪。